與馮馮有約 一場知性與感性的音樂饗宴

馮馮特輯 首頁

與馮馮有約

一場知性與感性的音樂饗宴

郭淑枝、許金春


         此次參加第四梯次加拿大關閉,到達溫哥華的第一天,導師給我們一個超級萬分的驚喜,就是帶我們去拜訪佛教界的大成就者馮馮居士。大家興奮得無法形容,因為這一直是我們的夢想,沒想到夢想竟然成真。


        學生時代就曾拜讀馮馮居士的大作,當時已震撼於他的宗教情操,以及以科學宇宙觀來詮釋佛法。現在汲汲名利的社會還有這般不著於外相,一生執著“慈悲”的修行者,已經不見一、二了。


        馮居士是導師的忘年之交,每回導師只要提起“B居士”三個字,臉上總會自然流露出欣慰的笑容,此生能得此知己,也唯有馮居士能真正瞭解導師的“心”。到了傍晚,我們在導師帶領下到了馮馮居士的住宅,第一眼看到馮居士,心中陣陣暖意,除了和想像中溫文儒雅外邊多了一顆率真自然的赤子之心。


         馮居士熱誠的招待我們,泡了茶和我們聊天、談音樂、談他的作品、談宗教……同時不停地稱許佛乘大法,也談到佛乘宗未來的發展,尤其不斷叮囑我們要多查閱經典,讓大眾能明瞭本師“大自在王佛”的出處記載,期能奠定佛乘宗之立足點,也更能將自在的佛乘大法弘揚光大。


        馮居士特別提起宗教的本意是建立在自己內心的真正慈悲,是自求內證,絕非表相上的建廟膜拜,只可惜今人只顧表相,而未能真正實行佛法,將內心的佛性顯現:佛乘宗的精神“自求內證”也正是馮居士極力推崇之因,他進而更明示:佛法是綜合哲學、文學、及各種科學,要追尋佛法的原始精神,在生活方面要吸收新的知識融入佛法中,用佛法引導科學走向有益於人類,為拯救人類的工具,同時以科學改正過去人們對佛教迷信的錯誤觀念,正本清源是此時佛乘大法的最佳時刻,


        談到近況,馮居士提到最近正研究聖經裡的內容,果真現場馮居士馬上將馬太福音的章節倒背如流地念出來,並興奮地拿出聖經及他最近研究的部分筆記、手稿交予李導師,二人共同討論著聖經內容。馮居士略提到聖經中有關邪教的誤解,以及聖保羅的出生及他不准女人上臺講道、禁止情欲對當時及基督教後世的影響。馮居士指出聖經是相當值得研究的經典,並鼓勵我們應多看教外書籍。


        最近馮居士收到國際樂壇注視,最令人讚賞的便是其在音樂創作上的成就,今年3月份他更獲得烏克蘭卡爾夫愛樂學院榮譽博士學位。馮居士在一席話談完之後,開始了眾人一直相當期盼的音樂聆賞,他相當熱心地位我們介紹作品的創作情境,讓我們伴隨著樂聲,沈浸在無限寬廣的自由發想世界裡,其中一段描述主角回到烏克蘭故鄉,見到親人的音樂,更使得許多人當下流出莫名感動的眼淚。


        馮居士的幽默、活潑在幾個小時的閒聊裡散發出一股年輕的心境,也讓整個屋子笑聲不斷。接著我們一行人很榮幸地與馮居士共進晚餐,因此他特地推薦當地一家口味及彩色都別出心裁的素食餐廳。才一坐下,馮居士相當細心地叮嚀餐廳服務生邀請我們專車的司機前來用餐,之後他更熱情地為餐廳老闆介紹導師我們這群來自臺灣的朋友;以前常聽聞馮居士是極為孝順之人,就連吃飯時也不忘為母親攜帶喜愛的食物回去。


        晚餐馮居士與我們閒話家常長途二小時之久,臨別時,他看我們一副依依不捨的樣子,竟又再度邀請我們從班夫回到溫哥華時再聚會,屆時將讓我們欣賞更多的音樂作品。我們真是天使寵愛的一群,真是何其幸運!


        在班夫4天的閉關活動結束之後,我們回到溫哥華北美總會和馮居士做第二次的約會。這次約會地點是佛乘宗北美總會道場,為了讓馮居士創作的人間仙樂能更傳神地表達,李導師特別指示佛乘宗北美總會的陳式夫教授師購買沙發椅與全套音樂設備,以來恭候馮居士蒞臨,再者可供未來弘法及接待貴賓之用。


        班夫閉關的最後一日,導師創作出“快樂的法子”這首曲子,就在返往溫哥華的路上,導師為了讓我們與馮居士的約會更加熱絡,同時也帶給馮居士一個別開生面的見面禮,特別設計了“拍手節拍”的合音獻唱。


        再度見到了馮居士,我們迫不及待地獻上這個見面禮,馮居士聽了直呼叫好,並答應除了為“九字禪聲陀羅尼”、“大自在王佛頌”譜成管絃樂曲外,同時也為這首“快樂的法子”譜曲。不知獻唱是否引起了馮居士的歌癮,馮居士一時興起,現場以俄文演唱了“印度之歌”,沒想到作曲頂尖的他,連歌唱的功夫亦是一流的。


        這次約會,我們聆聽馮居士十幾年來製作的樂曲,從早期的中國民謠組曲、臺灣歌曲等……到最近幾年的水仙少年、牧神之夜、雪蓮仙子芭蕾舞曲中,可感受到馮馮居士對故鄉的憶念之情及其在音樂上的才華。馮居士這次特地播放芭蕾舞劇—“雪蓮仙子”(SNOW LILY)的完整樂章並逐一講解每一章節的故事情節以引導我們進入:“雪蓮仙子”樂章之優美真是不輸給西方的經典之作“天鵝湖”,很難想像這是出自於一位自學的中國音樂家之手,更覺得“天才”二字已無法涵蓋了。


        這次小型的音樂聆賞會中,還出現另一位貴賓—邱悅香小姐,馮居士的乾妹妹。馮居士特別推崇這位臺灣臺北縣崇義中學的駐校董事邱小姐,處事精明能幹,同時也曾經代表他接受佛乘世界優良宗教圖書“金典獎”的頒獎表揚。邱小姐除了與我們共同參與這項音樂盛會外,更特地贈送每位學員加拿大的時鮮水果—水蜜桃。


         聽完音樂,馮居士突然一時興起,以他那輕巧的手指在牆壁上,投影出小兔子、小猴子,影子惟妙惟肖令人讚歎!他開始熱心地教我們以手指做各種“招式”,在牆上的手影中或單手或雙手映出一隻活潑的小兔子,大家學著,笑成一團。看著馮居士如稚子般率真的神情,心中的感動真的是難以言喻。


        臨行前,馮居士鼓勵我們學佛應當順應自然並保持赤字之心;他同時也提出將與佛乘宗共同合作拍攝一部介紹佛教的電影計劃。馮居士目前正著手準備劇本編寫以及電影配樂的工作。


        馮居士對於佛乘宗弘法努力的方向,深表贊同,他指出佛乘世界文教基金主要是推動文教活動,而慈濟功德會則是主要以慈善活動為方向。最後,導師與馮居士互道預言:佛乘宗在李導師的帶領下於五年內必將佛乘大法弘揚於全世界;而馮居士必於五年內揚名於世界,在歡笑聲中結束此次的聚會。感謝導師的慈悲,牽引我們和馮居士這段因緣。回到飯店的途中,想到馮居士和導師談笑間的風趣,想到他的真、善、美與他一生的際遇,不禁淚盈滿眶。導師常開玩笑的說:“眾生生來就是專門欺侮菩薩用的”。此時此刻,我們似乎能體會師德心境與悲願,同時覺得堪慰的是:一個孤獨的菩薩已不再孤獨。因為他們的佛性能讓彼此心靈相通、自然顯現。


原載《佛乘世界》第6期:1997年9月27日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馮馮特輯

佛學隨筆

文學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