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馮與佛乘宗有「約」
王新君
為落實佛法生活化、佛學科學化,臺北時間六月二十二日上午(溫哥華時間六月二十一日傍晚),於佛乘宗加拿大溫哥華北美總會,財團法人佛乘世界文教基金會會長李善單導師與馮馮先生,共同簽署一份合約:馮馮先生之“馮馮推理隨筆系列叢書”、“馮馮超級摺紙藝術”、“馮馮芭蕾舞劇‘雪蓮仙子’莫斯科首演現場實況音樂”將授權佛乘世界文教基金會全權代表出版發行,現場有三十多位佛乘宗閉關團弟子參與觀禮,儀式簡單,意義卻非凡。同時,李善單導師還致贈馮馮先生一本附親筆簽名最新出版的上品華嚴系列之《圓覺法華經》。
睽違已久的馮馮先生見到大家非常高興,特別提到當初購買夏威夷總會的過程。他認為這是一個十分明智的決定,從地理位置而言,夏威夷正位居太平洋中心,以後朝向國際發展,前途未可限量,非常適合做為世界弘法中心,並預言佛乘宗將成為一個舉足輕重的宗教。他說;“佛法最好可以做到家家信佛,人人唸佛,卻不一定要出家。”
此外,提到佛乘宗的標誌,他猜想當初一定是有宇宙人駕太空船到大島,在火山山口外留下那個標誌,周圍還有別的圖形,然而這到底是誰畫的呢?是否是幾十萬年前外星球人把佛教帶到地球來的?他同時還透露:佛乘宗的標誌,世界上不只夏威夷有,就連英國的蘇格蘭也有,只不過目前還沒有人知道呢!
謙虛的馮馮先生還要向大家致歉:由於他寫的有關佛教孝經的文章在佛乘月刊登出,被指責是一稿兩投,其實他根本不知道別家已經登過了。當初他寫好文章投稿,對方表面說不登,結果還是登了,大陸還有十萬冊盜版,所以特別對佛乘月刊及讀者感到抱歉。李導師馬上開玩笑說:“馮馮先生的天眼通可以看到全世界,就是不能看到自己。”彷彿看出大家對這個話題的好奇心,“其實,‘天眼’並非真正的眼睛,”馮馮先生接下去解釋,只是一種第六感,與腦部松果體有關,“眼”指的是智慧、判斷力、並非神通。“所謂神通既非神通。只要跟著李導師好好修行,大家都有機會開發自己的潛能。”
當天,陪同馮馮先生來到道場的還有他得意門生──王祥麟。王先生曾為佛乘月刊寫過許多意境幽遠的短詩,在日本叫俳句,其實它還是源自中國,早在詩經中就有了。馮馮先生舉了一首境界很高的禪師為例:“池塘,青蛙跳水的聲音。”來說明禪就在生活裡。這首短詩,看起來不起眼,但卻與當初虛雲老和尚開悟的道理有異曲同工之妙!原來虛雲老和尚在百思不得其解之時,小和尚不小心打破了杯子,聽到碎裂的聲音,他突然悟了!所以青蛙跳水的聲音就是“空中也有,有中也空”,套一句佛乘宗的用詞就是“空中妙有”!
更特別的是,馮馮先生對六祖慧能開悟之名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有獨到而精闢的見解,亦即是要活動,不要固定在某一個地方的意思!目前,他正準備用中國古文古風翻譯一首西班牙的詩 (註) ,有興趣的讀者,日後將可以在佛乘月刊讀到這篇作品!
註:馮馮翻譯的西班牙文詩篇,為菲律賓國父黎薩的《訣別祖國詩》。
“修行的目的,不是為了神通”,馮馮先生在談話中再一次強調,除頻頻鼓勵大家好好跟李導師精進修行之外,並說了一個好幾年前發生在香港的故事給大家聽:當時馮馮接到一個西藏活佛打電話向他求救,說是佛堂中有一位女弟子打滾、哭、鬧著要替人治病,已經鬧了三天都還不醒。師父問她是誰?她說:“我就是馮馮菩薩。”馮馮先生表示自己又沒有分身,他人在溫哥華,這那有可能?她就是太著重神通了!後來他只有對對方說:“那你叫她來聽電話好了。”馮馮問她:“你是誰?”對方說:“我就是馮馮,我就是你,你就是我。”馮馮說:“好啊,我現在很累了,我要回來了,某某人你快回家吧,你的孩子沒奶吃,一直在哭,……”對方一聽到自己的孩子哭,母性被喚出來,馬上就醒了!馮馮先生風趣的表示:自己只有一個神通──一目十行,而且還是小時候為了要抄黑板被訓練出來的,他還可以兩手一起抄,一手抄一行……
提到最厲害的摺紙,馮馮先生頑皮的說:“如果能摺出大胖螃蟹,就算你本事大!”自從他連續五年在日本打敗全世界的摺紙大師,拿走最優秀獎,就不再參加展覽了!這項手藝,是馮馮在家看電視無聊,雙手就摺紙玩,一玩就玩出來的!他表示“摺紙的藝術在‘神情’!”本來他準備當場為大家示範一張紙,不剪也不貼,摺出觀音抱小孩,只可惜受限於時間的關係,來不及示範!
收到李導師贈送的《圓覺法華經》,馮馮先生很高興地表示,佛經是很奇妙的,而且每個人得到的都不同,要看你的緣分,並不是瞭解力不同,大家會有大同小異的地方。我們身處的宇宙是圓的,動與靜也都是以圓為最高境界。而修佛乘到了最後也就是一個“圓覺”。
此外,談到佛經,一般相傳佛教是漢明帝時才開始流傳,但是根據佛經記載,最早是由文殊菩薩把佛教傳到中國的,且在先秦時期就已經來了。更有趣的是,有一個法國人研究中國的《山海經》才發現:《東山經》寫的是墨西哥,例如經上說有人戴著白毛,原來是羽毛,一解釋開來就不覺得難懂迷信了:《南山經》寫的是南太平洋,一般人認為‘扶桑’指的是日本,其實是喀什米爾……,因而《山海經》是一本記錄上一代人類的書。
佛學其實是一門最科學的學問,同時它的包容性也最大,馮馮先生說”佛法就像大海,世界上各種海水都會流到大海裡,它都能夠容納,所以才叫做佛法。佛法就是能把很多外道都包容了,然後取其精華,變成佛法的一部份。”佛法亦是中道的,馮馮先生對佛乘宗抱有極大之期望:希望佛乘宗在李導師的帶領下,能把正信、正行的,合乎人間需要的佛教帶入全世界。
原載《佛乘世界》第13期:1998年8月15日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