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冯居士:一个美貌的才子如何走过地狱与修罗场

馮馮特輯 首頁

冯冯居士:一个美貌的才子如何走过地狱与修罗场

mindpixel 2016-12-02



读封士雄(冯冯居士)自传《雾航》


血色绞肉机


1935 年一位年轻的女士在广州天主教医院诞下一名男婴,丈夫并不在侧,父母亲人也与她山水相隔。时局艰难,孩子身世曲折,大大冲淡了她初为人母的喜悦。孩子受洗后,在天主教堂托儿所入托,年轻的母亲则靠出卖劳力赚取家用,支付房租和生活开销。


日军轰炸广州,负责广州城防的余汉谋司令在广播里强调广州防御工事固若金汤,同时也建议民众疏散避难。母亲带着幼子与房东全家挤上了南下的列车,逃往香港。丈夫在香港的亲戚并不愿意施与援手,此刻香港也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日军步步紧逼的传闻日盛,母亲带着幼子坐船返回广东普宁,投奔时任游击队副司令的丈夫。这名母亲叫张凤仪,她的孩子叫封士雄,小名虎儿。年幼的虎儿非常畏惧父亲,在大人的言谈中,他隐约知道母亲只是父亲的侍妾。


战火很快烧到普宁,普宁司令部被日本飞机炸毁。虎儿父亲奉命率领部队上山打游击,母亲带着虎儿挤上人满为患的巴士逃往后方。为了躲避日本飞机轰炸,巴士只在夜间开行。长长的车队在盘山公路上行进,车窗外就是悬崖峭壁,不时有车辆坠崖,可谓关山夺路,还有土匪当道,所幸母亲将钱藏在虎儿鞋中,躲过了洗劫。母子在曲江下车,曲江车站人满为患,因为军属身份,母子得到一位名叫柏谦的上尉的帮助,上尉用长枪开路,助他们挤上一列火车,火车北上湖南入境广西,停在了桂林。六岁的虎儿在桂林开始了小学生的生涯,他在入学面试时表现优异,校长批准他直接入读四年级。


长沙失守后,桂林成为一座危城,母亲带着虎儿逃往柳州。不久日军攻陷越南,南北两路兵力让广西腹背受敌,柳州形势危急,母亲又带着虎儿前往桂平投奔驻扎在那里的丈夫。不久,湘桂光复,日军退守湖北,广东曲江成为抵抗日军北上的第一线。此时,虎儿父亲奉命率队前往曲江,实则是因为他得罪上司,上司借刀杀人。


虎儿母子随军而行。在曲江,虎儿进入一所斯巴达式管理中学,母亲进入一所美国传教士开办的孤儿院做看护,赚取微薄的家用。不久,虎儿父亲再度被贬,调任江西龙南修械所所长。1941 年底,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国宣布参战,曲江的空袭警报愈加频繁,美国人开办的孤儿院再也不能逃脱轰炸。虎儿母亲与院长商量后,决定带着孤儿们逃往江西,八十多个七八岁的孩子人人背后背着一名婴儿,踏上未知的前路,天寒地冻,缺衣少粮,路途艰辛,陆续有婴儿冻死,陆续有孩子倒下。虎儿母亲因为天寒引起肺病沉疴,跟不上队伍,母子二人哭别院长。一路辗转,幸运抵达虎儿父亲主持的修械所的驻地。虎儿进入龙南中学就读。


战事吃紧后,修械所官兵开着六辆军车辗转抵达九连山。由于国民党规定军车不准载眷属及平民,一路过关卡接受盘问时,虎儿母亲的身份变成修械所的护士长,虎儿则成了幼年兵。在九连山,部队遇到困境,村民以为又来了一队放肆掳掠的刮民党,对修械所的官兵非常警觉,双方剑拔弩张。而由于饮用水源受蚊子幼虫污染,多数官兵感染疟疾,虎儿父母不能幸免。虎儿想到用部队炸药炸鱼卖钱,再用钱去黑市购买治疗疟疾的奎宁,与给水源消毒的 DDT,这一招非常奏效。


虎儿通过龙川高中的面试,升入了高一,某一天,在住处休息的他听到街上锣鼓喧天,循声出门,得知美国原子弹轰炸广岛、日本无条件投降,人群沸腾振奋。修械所内,气氛却很压抑,法币贬值,官兵薪饷微薄,怨声载道。又收到上级命令,全员裁撤,全体复员。兔死狐悲的悲凉萦绕在士兵心头,更多的是对老蒋卸磨杀驴的愤怒,有士兵预测,历史一定会偏向延安。


虎儿与父母回到广东老家,在一所教会中学重读高一。无论是在逃难路上,还是在学校里,对虎儿相貌的夸赞不绝于耳,人们说他漂亮得像混血儿。美貌是他一生的注脚,却不是能够为他屏蔽人间险恶的金钟罩。在南国的和平氛围里,虎儿父亲对妻儿的冷漠升级为仇视,不能忍受父亲毒打母亲的虎儿在对父亲的质问中得知,父亲娶母亲为妾,只为让她在广州照顾父亲兄长肺痨晚期的儿子,年轻女子与孱弱的病人的组合引起了旁人的注意,其中便有黄埔军校一名教骑射的乌克兰军官,乌克兰军官强奸了女子,女子怀孕生子。身世的公开意味着与父亲家族决裂,想到身体单薄、别无所长的母亲无力承受自己昂贵的大学学费,考上岭南大学医学系的虎儿转而投考免学费的海军军官学校。


白色的反面


虎儿成长为穿着白色海军服的小虎。百万雄师过大江,国民党溃退,小虎告别故乡的云与月,踏上未知的尘与土。到了位于高雄左营的学校,他鼻血不止,校医怀疑是鼻癌,校医院设备不能确诊,但校方驳回了他前往台北医院检查的申请。对身体状况的担忧,对母亲的思念,加上对军校生活的不适应,小虎辞别最亲密的同学,留下一纸假条,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前往台北,想找机会逃离台湾,返回大陆。此时的台湾,已经戒严,出境入境检查森严,普通人插翅难飞,何况对于时年十五岁的小虎。


走投无路的小虎只能回学校自首,他被打上通共的标签,更因为乌克兰生父的关系,被扣上了国际间谍的帽子。海军情报处将他关押在凤山招待所,死刑判决犹如利剑高悬,小虎在惶恐中等来了一位陆军上校的探访,这位上校正是当年在曲江帮助小虎母子上火车的柏谦,上校告诉他,身在广州的母亲得知儿子在台湾被拘禁,不辞辛苦只身奔赴香港,在两广同乡会、基督教堂、佛教寺庙跪求哭诉,痴痴母爱感动了一位将军夫人,后者牵线搭桥,联系上余汉谋将军和自己,将军已经投书台湾当局,请求免小虎一死,自己也会全力保他性命。


小虎和其他匪谍挤在囚室里,远离故土、返乡无望加上宁枉勿纵的政策,囚禁地人人自危,看守官兵苦于前路茫茫,囚徒苦于生机渺渺,物质匮乏加上心理折磨消磨着人性,在人性与兽性的此消彼长中,看守官兵和囚徒将兽欲发泄在俊美的小虎身上。从高雄凤山招待所到员林先锋营到基隆精神病院再到位于高雄楠梓的海军陆战队,这是小虎在失去自由的五年中不能摆脱的宿命。拥有自由之后,同志情结也无法挥去。用他自己的话说,「起初是被迫吸毒,后来是自动上瘾。」


金色的前面


被释放后,小虎在台北火车站前擦鞋为生。看到国防部招考英文翻译的广告,跃跃欲试,却因为没有学历证明碰壁。他的执着引起美国海军顾问团拔特利上尉的注意,因为上尉的面子,擦鞋童获得考试机会,一举成功。经济状况逐渐好转,小虎将母亲从香港接到台湾奉养。


少时受教于教会学校的英国牧师、法国牧师,小虎英文发音纯熟,法文自如,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成为各个部门争夺的人才。曾耗时三个月翻译荷兰造潜艇的资料,也曾为美国访台医疗组口译,还常受命为接待法国领导人的老蒋、小蒋口译,就是当年修械所官兵口中那个「兔死狗烹、必会输给延安」的老蒋。


1958 年圣诞,拔特利在驻地商店里刷信用卡,购买了一套美国海军军服,送给小虎作参加圣诞化妆舞会的礼物。当晚,小虎穿着军服,化身成倜傥的美军军官,在拔特利的介绍下隆重出场,与参加宴会的美军军官的女儿们共舞,光彩夺目。幸福如舞步旋转,小虎业余时间创作长篇小说、用英文法文写短篇,在文坛崭露头角,屡屡得奖,更是两度从王云五先生手中接过奖杯,风头无两。然而,劲风催秀木,眼红者极尽嘲讽、指桑骂槐。情报部门要挟他做间谍,在美国驻台海军组驻地窃取核潜艇设计图纸,并且通过家访探母不断敲打。为了母亲的安全,小虎把母亲送往香港。


发现小虎开始防守,情报部门更加步步紧逼,小虎反问,美国怎么会把最机密的攻击武器的图纸放在台湾,他接触的级别的美军军官怎么有资格接触那些图纸?其实,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陆续有国家与中华民国断交,新生的共和国在武器研发上有后来居上之势,老蒋身边的幕僚大概心生无剑可拔的尴尬,更无法消弥心茫然的窘境,不知前途、却早已斩断归路,于是病急乱投医,仓皇中作出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看都非常无稽的决策。一艘航行在风暴中的船不可能停下,船员渴求在与风暴的周旋中侥幸逃生,无稽的决策也不会被撤销,决策者切盼在误打误撞中开辟生机。


1965年,小蒋设家宴款待小虎,告诉他情报部门欲以匪谍旧案未查清为由,将他投入绿岛。自己虽然看似位高权重,但办事掣肘,无法扭转情报部门的决定,只能建议小虎避走他国。在拔特利的帮助下,小虎穿上数年前拔特利赠送给他的美军军服,染发换装,化身美国军官,登上了一艘从台湾返回美国经停加拿大的运输舰,最终在加拿大下船,申请政治庇护。


翻译的技能难以施展,小虎只能从体力活干起,洗碗、拾荒。拾荒的收入略微稳定,他又将母亲从香港接到身边团圆。渐渐踏入中年的他开始研习佛法,自学乐理,尝试作曲,他也有了新的称谓:冯冯居士。到了八九十年代,他完成了刻画虚云和尚跌宕一生的长篇历史小说《空虚的云》,谱写的交响乐组曲也被北京交响乐团公演。


人间火宅不可住,我生不辰泪如雨……


读完《雾航》,想起清代言情小说《花月痕》中的一句话:「若有知识,便是大痴。」封士雄追求爱,是情痴,但是多情总被无情恼;他追求智慧,和当年给他颁奖的王云五先生一样,条件再艰苦也不放弃学习,坚持自我塑造;他追求自由与独立人格,所以即使拥有一颗灵光的头脑,也不愿意变得驯服、活得轻巧;他还知道母爱深厚,极力反哺。佛教有目犍连入地狱救母的故事,封士雄的母亲踏劫火救子,他年幼时带着他在日本飞机的轰炸下夺命奔跑,他年少时拼命节衣缩食为他支付学费,他年轻蒙难时四处跪求以期他的生路。生活在侵华日军造就的人间地狱中,他与母亲相依为命;独自落脚台湾,因为白色恐怖受尽折磨屈辱,命悬一线,终因母亲的求援,获得护法加持,逃生于鬼畜的魔掌;终于母子团圆,又逢特务来扰,保护母亲的信念让他度过了修罗场的试炼;漂泊异国,做着卑微的工作,却能享受音乐的纯粹,探求精深的哲理,自如运用自己的智慧头脑这天赐的恩宠。


「人间火宅不可住,我生不辰泪如雨。」清末,著名和尚八指头陀写过这样一句诗。火可能不会停,但也有式微时刻,泪可能不会尽,但总有欢笑瞬息。为了那些瞬息,生命奔赴人间。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馮馮特輯

佛學隨筆

文學小說